请百度搜索铜陵市康悦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关键词找到我们!





焦虑+抑郁患者·伴低自尊的认知行为治疗丨(基于真实个案)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0-08-11     浏览次数:8    
低自尊(low self-esteem)是一种常见、“致残”以及引发个体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问题,与一系列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PTSD、进食障碍、躯体变形障碍等)症状的病因和持续有关。因此,需优先考虑发展低自尊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学术界已提出低自尊的认知行为概念化模型(Fennell, 1997, 1999);但未曾针对常规临床人群进行该治疗(认知行为治疗CBT)方法的系统性评估。本篇个案研究报告详细阐述了同时患有低自尊、抑郁以及焦虑症状的某位被试的病情评估、形成原因以及治疗。在治疗结束(为时6个月,共12个治疗小节)以及随后的1年跟踪随访期间,对该患者的抑郁、焦虑和自尊水平进行定期评估,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具有优异的治疗有效性。经治疗后,该患者不再符合任何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在所有的评估中都显示出可靠且显著的临床改善。本篇个案研究为CBT治疗低自尊提供循证研究证据;但仍需进行深入研究,确认CBT对于低自尊的治疗有效性,以及与其他替代治疗的功效性和有效性的比较。
下文统一使用CBT代表认知行为治疗
低自尊与许多心理疾病相关,是造成相关症状持续的重要诱因(Silverstone, 1991);包括抑郁、强迫症、进食障碍、物质滥用、慢性疼痛(Soares & Grossi, 2000)以及精神疾病 (Freeman 等, 1998)。 Silverstone和Salsali (2003)报告,那些同时患有多种心理疾病的个体自尊水平最低,尤其是共病重度抑郁的患者。低自尊与自残和自杀行为显著相关。此外,在抑郁、进食障碍、物质滥用等疾病的治疗以及预测症状复发(Brown 等, 1990; Fairburn等)中,低自尊可以有效预测治疗效果以及疾病的复发率。
低自尊与多种心理疾病有关,某些研究显示心理疾病会降低自尊水平 (Ingham, Kreitman, Miller, Sashidharan, & Surtees, 1987) ,其他研究报告指出低自尊增加了个体患上心理疾病的易感性 (Brown, Andrews, Harris, Alder, &Bridge, 1986; Miller, Kreitman, Ingham, & Sashidharan, 1989)。现有研究发现:抑郁症状或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即自尊水平越低,抑郁症状越明显(Hamilton & Abramson, 1983; Wilson & Krane, 1980)。尽管自尊水平和心理疾病之间因果关系尚不明确,但清楚的是,较低的自尊水平会对个体生活带来重大影响;研究证实,低自尊与青春期早孕、辍学、心理疾病以及自残和自杀行为显著相关(Hawton 等,2002; Kjelsberg, Neegaard, & Dahl, 1994; Overholser 等, 1995)。低自尊还对个体工作与收入产生消极影响,如更高的失业率、更低的收入水平(Feinstein, 2000)。总之,低自尊是一种常见、“致残”,引发个体负面情绪的重要诱因,还是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病和症状维持的因素。因此,发展出针对低自尊的治疗手段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现有研究已提出针对低自尊的认知概念化模型(见 图1)(Fennell, 1997, 1999, 2004)。识别并矫正患者核心信念通常是CBT干预中的常见目标(Padesky, 1991, 1994),但针对低自尊的CBT有效性还未进行系统性的评估。现有文献,针对低自尊的研究证据只包括一个单案例样本(几乎没有进行实证性评估;Fennell, 1997, 2006)以及两项在团体治疗背景下对抑郁人群进行CBT的治疗效果评估 (Hall & Tarrier, 2003; Rigby & Waite, 2007)。
Fennell (1997) 的低自尊认知行为模型包含:成长历程(早期经历,“核心心念”,“态度规则”)和低自尊造成的的焦虑、抑郁症状的持续循环模式(见下图)。

该模型显示,在生命早期,个体形成了关于自我的基本“信念”。当自我评估过于消极(如“我一点价值都没有”或“我不够好”)就会导致低自尊。为了应对消极“自我信念”,个体会发展出一些策略去更好地管控自己的生活,避免激活消极核心认知;。Fennell将这些策略称之为“规则、态度、假设 rules for living”,这与贝克(Beck;1976)在最初的情绪障碍认知模型中提出的“功能不良的条件化假设”相似。这些“规则、态度、假设”的存在是为了使个体让自己“感觉更好”--即当这些“规则、态度、假设”的条件被满足,个体就可以避免激活消极核心认知。
例如,为了避免激活消极核心认知“我不可爱”,个体会发展出规则假设:“我不能让别人看到真正的我”。只要规则假设得到满足,他们就可以避免激活消极核心认知,让自我感觉更好一些。“规则、态度、假设”通常与接纳、控制和成就有关 -- 个体认为自己必须做某些事去获得别人的喜爱、接纳,获取足够的控制感、成功,以及最终获得幸福。
然而,为了避免激活消极核心认知而发展出的“规则、态度、假设”,其内容以及应用往往可能“过度且适应不良”。例如抑郁症的患者核心心念:“我不好,我不可爱”,患者的假设:“一旦人际关系破裂就印证了我不好”,因此患者可能在人际关系中委曲求全或过分讨好,为了避免人际关系破裂;然而这种“规则、态度、假设”是非建设性的,并不能帮助患者发展处健康的人际关系。
被别人喜爱固然很好,但如果患者将“被别人喜爱”视为第一要务,那么常识告诉你,产生心理负面情绪通常难以避免。按照如此严格和极端的“规则、态度、假设”行事并不总是会被满足:即在生活的某些时刻,这些生活准则无法得到满足。从长远来看,“个体需要被每个人喜欢、在每件事上做到最好、可以控制一切”等这些绝对化要求实际难以达成。当这些准则(或可能)遭到破坏,就会激活“消极核心信念”。
当存在可能导致“规则、态度、假设”无法被满足时(如“我可能不会成功”),焦虑情绪就产生了;一旦个体察觉这些“规则、态度、假设”已经遭到破坏(如“我已经失败了”),焦虑则会转变为抑郁。
一旦消极核心认知被触发,患者一系列非适应性行为(如回避行为、安全性行为以及消极解读积极事件;Alden, Taylor, Mellings, & Laposa, 2008)导致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持续。因此这些非建设性的“规则、态度、假设”造成消极核心信念容易被反复激活(Fennell, 2004)。

例如,实验性证据显示,抑郁患者认为:“自己不被别人喜欢”是一种自我应验的预言,因为这种信念会改变抑郁患者的行为(敌意,眼神接触不友善,消极自我流露,负面情绪等),反过来导致抑郁患者难以被他人喜爱,进而印证患者的核心信念“我不受欢迎”(Alden & Bieling, 1998)。这种消极核心信念的反复被激活,导致进一步加重患者抑郁症状。

因此,该认知行为模型解释了低自尊个体为何同时共病抑郁和焦虑,以及低自尊个体焦虑和抑郁症状持续的诱因。该模型有助于我们了解焦虑和抑郁是如何相互作用的(Fennell, 2004)。本篇个案报告在Fennell模型(1997,1999) 的基础上,阐述使用CBT治疗低自尊个体的过程与步骤。CBT治疗的有效性通过自尊、抑郁、焦虑和总体功能指标的改善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