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手机成瘾,而是没有一个人在我心里l谈依恋关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有人说,这就是手机成瘾。从现象上看,的确是成瘾。这个成瘾的现象,倒是能看出60后、70后、80后、90后不同时代者的某个共性:人人都需要一个稳定的陪伴者。
这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原因之一。它满足了人的原始需求。没有一个东西能像手机这样,只要你想,就可以机不离手。
手机稳定性的存在,就像自我的延伸,你不需要跟它搞好关系,不用在乎你使用太久了,它不高兴,也不必担心它会疲劳。只要你需要,它就在,还能给你提供很多好玩的东西。
它是自我满足的象征。
私人心理顾问告诉大家
不同时代人的共性就是:自我满足是最安全可控的。也许人们在潜意识中,对人的需要和依赖,都有恐惧的原型。
新精神分析已经确立,人类对依恋的需要,就是本能。然而这种本能的需求,在人类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就一直遭到不同程度和方式的破坏。
让人猜测,人类是否想要抗衡这种看起来太过脆弱的本能,而难以正视和接受对依恋的需要。
骨肉分离的痛苦,正是依恋的需要不被满足的身心体验。这样的体验,一定被保存在潜意识中。一旦人对依恋的需要被感知到,就会条件反射的出于保护的功能,让人抑制这种需要。
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提出的依恋模式中,回避型的依恋模式不仅在临床中的比率较高,在今天,也是极为常见的现代人的依恋模式。
回避自己对依恋的需要,回避真实的人和人的关系,习惯自我满足,沉浸在自己世界里,“不要靠近我”,把对关系的渴望转化为对物质的渴望,都是回避型依恋模式的特征。
手机,已经成为了这类人的新型陪伴者。
一个人的回避型依恋模式是怎样形成的?往早期说,是婴儿时期,对养育者的依恋的需要,没有被满足。
养育者没有意识到婴儿的需要,无法做出及时和同频的回应,比较多的错过,有意无意地冷落婴儿对自己的热情,在不该离场的时候离场,经常在孩子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消失,又突然回来,排斥孩子与自己的身体接触。
深寻原因,其实是因为养育者也缺乏对依恋的安全体验。这会让养育者的心智化能力受到损伤,也就无法以精细的心智化功能与孩子互动。孩子也就无法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并内化。这其实是代际间的传递。
私人心理顾问告诉大家
而养育最重要的本质是:养育者与孩子的互动。互动的质量,决定了养育的质量。
小侄子四岁半,爷爷经常说他太喜欢看电视。在我们几次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我问他,在外面玩好玩,还是看电视好玩。他每次都说,外面好玩。
我也观察到,只有他心情不太好,感觉无聊的时候,才会嚷着要看电视。如果有另一个小朋友在的情况下,他们可以玩很简单的游戏连续几个小时。
相比电子产品,他们其实更喜欢跟人玩,更喜欢跟人的连接。如果对与人连接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才会转为电子产品。
成人也是如此。只是成人更难以意识到有与人连接的需要,或者认为自己这个需要很弱。的确,成人之间的关系比小孩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太多,有时候也无趣太多。比起只能依赖于手机,拒绝关系,在关系中可进可退也许会更好。
不过,对真实关系的回避,与对真实关系的渴望,是一样的。
当成人表现出对手机的强需求时,也提示我们可以觉察一下,是否很大的原因是出于对真实关系的恐惧,尤其是在潜意识里,对关系的体验,是否很大程度被限制在了早期的获得安全依恋关系的挫折性的体验中。
私人心理顾问告诉大家
如果这个觉察有效,也许我们可以选择多一些冒险,延展性地建立真实的关系。
毕竟使用太多的时间和手机玩,对于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太有限了。一再地重复生命早期的关系体验,也太单一了。
- 下一个:孩子不爱学习怎么破
- 上一个:婚姻最好的状态是什么